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專家
院辦公室:010-89510606轉8222
(010)89510606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谘詢熱線: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醫學研究院
聯係郵箱:
微信公眾號
矯形業務電話:010-81597110
張醫生:134 8871 8920
新聞公告NEWS
新時代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培訓班拉開帷幕
國家康複輔具研究中心附屬康複醫院 矯形外科 臧建成
【引言】 小兒麻痹後遺症,是一種由嗜神經病毒感染脊髓前角細胞和某些腦幹運動核的急性傳染病,特點是發熱後出現肢體弛緩性癱瘓,部分患者留下終身殘疾。這種病毒主要損害脊髓中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從脊髓橫斷麵上看,前角細胞呈灰色,故稱下载花间app视频後遺症(Post-Poliomyelitis Sequelae)。 發病時的年齡85%以上是3個月~3歲的嬰幼兒,中國俗稱小兒麻痹後遺症。急性發病後2年內屬恢複期,但通常在發病後5~6個月內肌肉恢複最多,2年後即為後遺症期,此時肌肉能恢複者已完全恢複,未恢複者亦不再恢複。每個患者肌肉癱瘓的程度、範圍不同,隨著患者年齡增長,不正常的負重應力而發生不同類別的肢體畸形和功能障礙,因而下载花间app视频後遺症伴隨著患者從“兒童—成年—中年—老年”的全過程。
【為什麽要舉辦兒麻後遺症矯治的培訓班?】
我們不是已經沒有新發兒麻了嗎?醫院裏也沒有兒麻專科,那為什麽要舉辦兒麻後遺症矯治的培訓班?
是的,中國政府於2000年10月15日向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遞交了《1999年中國消滅下载花间app视频》進展報告和《中國消滅下载花间app视频證實文件》。但是,中國尚遺留百萬小兒麻痹的後遺症病人,其中大部分患者進入中年,肢體殘障後發症問題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甚至累及到健側肢體,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礙,影響生活和工作。正因為全國各大醫院骨科未設立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治療與康複輔具的專科,致使眾多小兒麻痹後遺症的殘疾人認為不能治療,或者亂求醫,甚至上當受騙以至加重殘疾。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現有兒麻後遺症患者約180多萬人,約占肢體殘疾患者的25%,他們中大部分是青壯年。兒麻導致的殘疾讓他們不僅自己自卑、抑鬱,而且在升學、勞動就業、婚姻和社會生活中都陷入尷尬境地。
這是一個被遺忘了的群體,被忽視了的專業。
發達國家包括歐、美、日、韓,兒麻發生的高峰都已經過去,沒有西方國家的推動,沒有學術組織專門組織醫生探討肢體殘肢矯治問題,沒有教科書專門討論兒麻矯治的內容,而這些病人怎麽辦呢?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骨科與兒麻矯治的不解之緣】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從事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矯治康複40年,曾任黑龍江省和北京市兩個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中心主任,其研究的“小兒麻痹後遺症外科矯治新技術體係”獲得199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科學出版社曾以電影拍攝模式攝製出版了《秦花间视频app下载兒麻後遺症矯形術》教學錄像帶。2006年編著出版了代表國際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技術水平的《下载花间app视频後遺症外科治療》專著。 2017年建成了34459例肢殘矯治手術數據庫,其中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治療23310例,為世界之最。哥倫比亞大學小兒矯形骨科主任Roye說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治過的兒麻後遺症超過北美所有的國家,堪稱世界之最。
21世紀已經走過18個年頭,至今還沒有一次以“兒麻後遺症肢殘矯治”為主題的培訓班,50歲以下的青年醫生能理解兒麻後遺症的醫生屈指可數,麵對如此龐大的患者群體需求,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毅然決定,在3月的最後二天召開新時代首屆兒麻後遺症矯治培訓班,並列入黃埔矯形外科培訓計劃。
【21世紀首屆兒麻矯治培訓班盛況】
陽春三月,21世紀首屆兒麻矯治培訓班暨第14屆矯形外科黃埔培訓班在民政部國家康複醫院開班。意想不到的是這屆學習班注冊了來自北京、山東、山西、貴州、河南、湖南、河北、遼寧等省的共18名學員。學員不乏50歲以上的教授,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韓樹峰教授說,兒麻後遺症下肢殘疾矯治雖然很少應用高科技,但其治療需要醫生的智慧和手術技巧,自己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再學點絕招;55歲的竇建主任仍然活躍在臨床一線,自己已有豐富的經驗,一直說隻是限於20年以前的,再不學就落伍了。報名的學員還不乏組團參加,一個集團醫院派出四名醫生集體全程參會,他們的骨科實力在當地已經很有名氣,還是希望在肢體畸形殘疾矯治領域綻放一個美麗的花朵。
(1)查房麵對麵:
3月31日8點整,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出現在矯形外科病房,先是和每一位學員打招呼,講課的話題從科室牆上的掛圖“5P醫學模式”(Predictive(預測性)、Preventive(預防性)、
Personalized(個性化)、Participatory(參與性)、健康促進(Promotion))開始,強調肢體殘疾的手術矯治與康複應遵循5P醫學模式,尤其是繼發病人參入的積極性,促進全身心的康複。然後帶領學員們逐漸步入矯形外科病房,也即是引領學員們登入矯形外科殿堂。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畸形的肢體以及帶著眼花繚亂的外固定架。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直奔主題的講解,後來學員們總結時說是“衝擊”,自己這一天所見的肢體殘缺畸形種類比幾十年行醫見過的畸形還要多。
“這個兒麻後遺症女病人37歲,屈膝畸形,行走時隻能彎腰縱臀,很可惜,早期治療就不需要作截骨手術了,若她20歲以前實施手術治療,術後可以獲得近似正常人的行走功能,但是,這一次手術仍然可以改變他的人生。然而,為什麽會有屈膝畸形呢?秦教授對前因後果、如何治療以及治療前後注意事項等方麵娓娓道來。
(2)查體手把手:
在矯形外科花间app视频下载的檢查床旁。
“這個刀口是什麽時候做的?”“17年前”
“這個病人臀肌不好,你看,這是典型體征,膝關節也不好,壓股步態,走路時,必須用手壓者大腿,足踝也是癱瘓的,治療的目標關鍵是要把手解放出來,步態是次要的。50歲,這麽大歲數,一定要讓他站起來。”
兒麻後遺症下肢癱瘓畸形的術前檢查是簡單而複雜的,簡單之處在於用眼看就能知道,幾乎不需要做昂貴的影響檢查;而複雜之處同樣在於用眼看、問問病史就能明白,不是一般的醫生,需要的是有經驗的醫生,評估和決斷要求外科醫生的智慧。
“評價這個病例,要以髕骨為基準,你看這是外旋,下垂屈膝,沒有以正常解剖標誌為基準的檢查就不會對異常有準確的分析評價,對成年肢殘病人的治療,涵蓋時空及文化背景的整體宏觀評價是戰略性的,由此方能製定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但這需要醫生具備哲學思維與辯證分析的能力。 “這是來自內蒙古的53歲兒麻後遺症病人,她1歲患病形成右下肢重度麻痹,20歲以前曾經實施過2次手術治療,限於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沒有獲得療效,僅能彎腰用手支撐腿艱難行走,幾十年來如此苦苦艱難行走且照顧家庭孩子,也曾經去過幾個大醫院就醫都說不能治療,其女兒偶然從治愈的病人中得到這個信息,便匆忙帶母親來北京找秦大夫診治。給這個病人係統檢查後秦教授肯定的給學員說,她病程52年,年齡53歲,但是通過我這次手術加上術後輔具康複,3個月之內既可以使其達到直立行走的治療目標。其陪伴的女兒聽到秦教授解說頓時失聲哭泣,病人也淚眼漣漣。是呀50年肢體殘疾的艱難生活隻有她自己及其家屬能夠深深體驗。
麵對複雜的兒麻患者,秦教授鏗鏘有力的講解,令學員們驚歎和佩服。一係列的問題浮現腦海,如何準確評估肢體畸形殘疾,判斷肌力,如何製定一個合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手術步驟如何安排?改善肢體功能的治療目標如何能保障實現?好奇心使學員們提到了係列問題。
新時代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培訓班拉開帷幕
(3)示教室裏講課繪聲繪色:
1)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開篇:兒麻矯治40年
從兒麻後遺症的自然史出發,病理,分型,詳細描述,從幼童到成年,時間跨度最大的病,三期(急性期,後遺症,後發症期)。1955年在江蘇南通爆發流行,1956上海,又大規模流行,已經在曆史上重重一筆。中國於1965年在全國範圍推廣活疫苗的預防接種,1978年開始對7歲以下兒童計劃免疫。2017年開始普及滅活疫苗免疫,中國的兒麻後遺症發生也將成為曆史。
在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手術病例數據庫中,兒麻患者手術的最大年齡為76歲,這個男病人說,他這一輩子什麽都經過了,隻是希望在人生的晚年再將馬蹄內翻足畸形足矯正,以便去火葬場前能穿上一雙正常的鞋子,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通過手術矯形滿足了這個老齡兒麻病人的心願。可見兒麻後遺症患者的治療效果,年齡是相對的。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均有可得到治療,但是需要製定個體化的正確治療方案,需要醫生精湛的醫術方能達到滿意療效。
手術治療兒麻後遺症23310例,秦教授報告的這個主題120張幻燈,用時1小時29分鍾,40年活生生的兒麻矯治曆史畫卷展現在我們麵前。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每打出一張曆史圖片都包含著濃鬱的情感。當展現曾經支持他肢體殘疾外科治療事業且已經去世的王澍寰院士、趙鍾嶽、鄔華斌、寧誌傑、張光鉑、陳寶興、曲曰贏、韋加寧等教授照片時,對老一輩專家的高尚人格、為病人服務的無私情懷時,他眼淚盈眶哽咽難以出聲。懷揣對這一弱勢群體的關愛,讓我們學員、後輩肅然起敬。
2)兒麻後遺症矯治的原則和方法
3)兒麻畸形不能按照常規畫線
4)兒麻的髖膝和足踝問題的處理
5)外固定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矯治兒麻複雜畸形
6)矯形器的妙用與巧用。
很多具體的細節這裏不必細講,40年積累的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矯形外科原則、方法和經驗,逐漸形成精品教程,形成教材,其數據庫將逐漸向國際展現,這是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團隊社會的最大貢獻。
7)當兒麻後遺症走到中老年
兒麻走到中老年身體機能日漸衰退,再度出現症狀,導致一些患者難以繼續擔任工作,降低了活動能力,甚至不能自理生活,這種新出現的症狀稱為小兒麻痹症後期綜合征,該何去何從?臧建成博士在這裏做了係統講解。
首先確立治療的目標,竅門就是把合理的力控製在自己手裏。把分散的力轉化成控製骨愈合的力,應告知病人轉換生活方式和適當的康複治療,存在骨關節畸形者應實施手術矯正,肌肉動力失衡者應手術調整,兒麻到了一定程度和年齡都有骨關節炎,但能不融合大關節,遠距離行走應扶手杖或支具輔助。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病例庫中40歲以上的兒麻患者有629個,近些年數字逐年增多,應引起大家的重視。
【是什麽讓兒麻矯治進入了新時代?】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骨科團隊立足中國國情,將骨外固定(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與輔具(矯形器)結合,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手術風格的下肢重建外科技術體係,其中手術方法、策略製定以及評估方法,遠遠超過了世界經典——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範疇。
21世紀小兒麻痹後遺症外科治療最大的進展包括:
1、下肢全長片的應用,醫生可以從宏觀更準確的角度評價肢體畸形;
2、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即認識和治療疾病要遵循自然的規律、身心合一,自然重 建理念的起源,強調中國的國情,我國醫學“跟著西方國家跑”的時代應該過去了。
3、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的引進和本土轉化,使其更適合中國的病人,創造性的組合式外固定架 大大簡化了治療的時間的流程。
4、手術與輔具的結合。
回頭看看,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30年之前創作的兒麻矯形治療詩歌:"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怡然自得的走向神聖的手術床.......我是病人嗎?不,是醫生的第一助手,醫患合作方能登上肢殘康複的殿堂"。現在依然適用,我們所學到的現有的知識,都是前輩無數次實踐辛苦總結出來,我們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鬥轉星移,什麽不能忘記?】
病人的訴求是矯形骨科的前進的不竭動力。
在培訓班上,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講過這樣一則故事:他去年年底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會診手術順作學術報告,發現後排坐著一位中年婦女不像是醫生。學術演講結束後秦花间视频app下载要離開,她跑上講台拉著秦主任的手說,她叫李立新,老家是渭南的小兒麻痹後遺症。24年前是秦教授做的左下肢手術,手術的效果非常好,使其走路接近正常人,在西安市找到了工作並結婚成家,改變了她及其全家命運。她老母親80多歲了一直在念叨,讓她女兒去見見秦大夫表示感謝,這一願望一直沒有實現。前天她去附屬二院醫院口腔科看牙科,偶然在花间app视频下载張貼的通知中得知,秦大夫要來西安講課,他帶著老母親手縫製的一大包千層鞋底來找秦大夫,講到這裏,秦老師哽咽了… … ,一個手術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與生活,這可能就是支撐和激勵秦老師不斷前進的動力。
【兒麻矯形是矯形骨科之大成】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肢體畸形涉及很多部位,涉及靜力和動力平衡,整體的臨床思維,複合畸形評估以及組合手術方法的製定等等,所有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手段,是骨科臨床的基礎,為骨科所有專業所用。
隨著交通和建築業的發展,創傷不可避免,有了兒麻矯形的基礎,創傷及後遺症如骨不連,骨缺損、骨感染的治療不在話下。創傷後遺症的肢體畸形,毫無疑問是僵硬性,很多的醫生說需要將涉及的關節融合,其實不然,以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為代表的外固定技術為其打開一扇窗。通過緩慢的牽拉,可以矯正僵硬的畸形,重建肢體的功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總結、升華與傳承】
2020年中國全麵解除貧困,其中最難的群體是因病致貧和因殘疾致貧。新時代的中國醫生應該自覺擔當起這個使命,解決一個肢體殘疾病人就意味著解決一個貧困家庭。新時代首屆兒麻矯治培訓班的成功召開,猶如春季裏的一季春雨,將催醒更多智慧的醫生,潤澤更廣大的肢體殘疾患者。為傳承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教授的肢體畸形殘疾矯治經驗,這個培訓班而後還要連續辦下去,將秦花间视频app下载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治療技術體係,在全國推廣。進而組建國際醫療隊,在“一帶一路”國家推廣中國特色的矯形外科技術體係,造福世界小兒麻痹後遺症病人。
24年前,秦花间视频app下载手術治療的兒麻病人李立新女士,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見到了為她治病的恩人,贈送她老母親為秦大夫納的鞋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