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專家
院辦公室:010-89510606轉8222
(010)89510606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谘詢熱線: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醫學研究院
聯係郵箱:
微信公眾號
矯形業務電話:010-81597110
張醫生:134 8871 8920
醫療案例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矯正手與前臂畸形的臨床應用研究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矯正手與前臂畸形的臨床應用研究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鄭學建,夏和桃,蔡 剛,焦紹鋒
摘 要: [目的]探討用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矯正手與前臂畸形的器械研製、手術方法與療效。[方法] 2例橈骨感染性大段缺損,伴肘、腕關節畸形,年齡11和12歲。3例手外傷後形成瘢痕攣縮畸形,其中手虎口攣縮1例;第2、3手指蹼攣縮1例;食指重度屈曲攣縮1例,年齡13~27歲。前臂缺損牽伸治療應用標準的app花间视频下载器械與技術,手的畸形矯正應用自行研製的微型骨外固定牽拉器,並進行了穿針布局和牽拉應力的測試,術後按要求緩慢旋轉螺紋杆,使疤痕攣縮的組織產生持續的張力,緩慢矯正畸形,其中2例前臂缺損和1例指蹼攣縮者,結合實施了有限度的骨性與軟組織手術。[結果] 5例病人治療結束後平均隨訪7個月,全部達到滿意的矯形治療效果,功能較術前獲得明顯改善,未出現並發症。[結論]應用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修複前臂的殘缺,矯正手的畸形,具有微創、簡單、療效確切的優點,不會產生嚴重的手術並發症。
關鍵詞:前臂殘缺; 手畸形;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 外科矯正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矯正下肢畸形和修複下肢殘缺,已有很多文獻報告。但修複前臂的殘缺,矯正手的各種畸形和重建手的功能,除了app花间视频下载英文原著有較詳細介紹外,近年來在上肢的應用主要是肱骨與前臂的矯形和延長文獻,缺少對手部畸形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應用的係統臨床研究報告。作者自2001~2006年9月共治療5例前臂與手的畸形,現初步報告如下。
1 一般臨床資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齡11~27歲。左上肢1例、右上肢4例。畸形類別和性質:橈骨化膿性感染致橈骨大部缺如,繼發肘、腕關節嚴重畸形2例;右手外傷性虎口瘢痕攣縮1例;右手食指外傷後重度屈曲攣縮1例;手外傷後第1、2指蹼瘢痕攣縮1例,術前患肢及手的功能皆不同程度的障礙。
2 器械構型與穿針固定方法
矯正肘關節與前臂畸形的外固定牽伸器構型,與下肢膝—小腿部的構型基本相同,但環的周經需根據前臂的直徑相應縮小。凡跨越肘、腕關節固定的牽伸器,應在肘、腕關節部安裝具有多向功能的關節鉸鏈,以便於在軸向牽伸的同時,根據矯形需要調整牽伸方向。矯正手虎口、手指屈曲攣縮和指蹼間攣縮的牽伸器械,是作者根據病情需要、矯形要求,提出器械構型圖,請北京骨外固定技術研究所協助製作而成。
穿針固定方法:根據畸形類型和矯形要求,將預先組裝好的外固定矯形器安放前臂或手的相應部位穿針固定。全針的直徑為2mm,半針為2.5~3mm,安裝外固定牽伸器的基本原則是:跨越肘關節的固定器,在上臂區域一般穿半針,全針僅適應於前臂遠段橈骨莖突部、尺骨鷹嘴、手的掌骨遠段,其餘再根據穩定矯形器的要求加穿半針控製。如此穿針布局不會貫穿肌肉和肌腱,不會誤傷重要的血管、神經,術後緩慢牽拉矯正畸形的過程中不會幹擾手的運動功能。外固定矯形器安裝完畢後,適當旋轉螺紋牽伸杆將彈簧壓緊,如此,將會對需要牽伸的部位產生持續的推拉應力。由於上肢不參與負重,因此外固定器剛度不能過強,固定杆距皮膚的空間距離應>2cm。
3 術後處理
上肢術後的器械管理原則、牽伸頻率與下肢基本相同,但牽伸速度較下肢應緩慢,越靠手的遠段牽伸速度越應緩慢,如手指的牽伸< 0.3mm/d,且每個病人不宜確定統一的牽伸速度,應視患肢局部對牽拉速度的反應而定。在牽拉過程中應注意測量牽拉力的方向,定期X線檢查,必要時調整牽伸器關節鉸鏈的位置,防止正常的關節發生牽拉性移位。牽拉的最終結果:必須達到矯形目標後才停止。在牽拉治療過程中強調手的功能鍛煉。
4 結果和療效
本組5個病人治療過程順利,均未發生手術並發症,全部達到矯形要求的治療效果,患者滿意。由於本組患者都生活在外省、市農村,某些遠期隨訪結果缺乏影像資料,隻能通過信件和電話隨訪。
5 討 論
5.1 手術適應證
修複前臂的殘缺和矯正手部的畸形同下肢的矯形具有相似的原理,必須遵循app花间视频下载的張力—應力法則、規範的技術操作和術後管理,上肢不刻意要求恢複長度和持重力線,但前臂的旋轉運動盡可能保留,手的精細功能不允許產生幹擾。因此,上肢和手的殘缺畸形有無用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治療的指征,就是確定手術後能不能達到矯正畸形和改善功能的2個要求,如何避免不產生影響手功能的並發症。鑒於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具有微創(大部分患者不需要實施皮膚切口)、可調節、可控製、有退路的優點,在手外科應該具有很廣的適應證和良好的發展遠景,目前的問題是手外科醫生對此項技術還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專業培訓,沒有形成學術推廣的動力。
5.2 合理有限的配合開放性手術
app花间视频下载在矯形外科當前的發展方向之一是,合理配合實施有限度的開放手術,包括軟組織鬆解、手術中1次截骨矯形、截骨端有限度的應用內固定以及骨缺損處植骨等,如此可以顯著縮短外固定矯形器配帶時間,減少患者整個治療恢複的周期。如本組1例11歲的大段橈骨缺損的患者,在牽拉矯形達到要求後, 2次手術實施橈骨上端與尺骨殘端用短鋼板固定,橈骨遠截骨端用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術後用石膏托維持肘、腕關節於功能位。
5.3 術後外固定矯形器的調整
對複雜的前臂畸形在牽伸矯形的過程中,應根據矯形需要在局麻下補穿鋼針,調整外固定的構型而改變牽拉的方向。本組1例12歲男孩,感染性左橈骨大部缺損,腕關節發生嚴重橈偏彎曲畸形,術後先實施軸向牽伸使腕關節推移到尺骨莖突水平,再安裝橫向推拉裝置,使遠端的橈骨殘端推拉到尺骨遠端的中心並融合,如此滿意的矯正了前臂畸形,恢複了前臂與腕關節的運動軸線。術後1年X線檢查證明,術前已經接近消失的橈骨殘端在應力的作用下,橈、腕關節出現了接近正常的骨性發育改變。
5.4 拆除外固定器械時間
取決於畸形性質、患者年齡和治療目標,基本原則是骨愈合或停止牽伸後2~3周,必要時可分期拆除,即先解除關節部位的固定,如肘、腕關節,以逐漸降低外固定器的固定剛度和恢複關節的活動。拆外固定器後應佩戴一段時間支具,以穩定矯形效果。
5.5 瘢痕組織對持續牽拉張應力的反應
本組3例手的攣縮畸形術前均是明顯僵硬的瘢痕組織,但最終獲得了滿意的矯正效果,且攣縮僵硬的瘢痕組織治療結束後較手術前明顯軟化,並出現血液循環的改善。這一臨床結果在作者矯正下肢燒傷性疤痕攣縮的患者也得到初步證實。由此啟示作者,瘢痕攣縮的皮膚和肌腱組織在持續、緩慢的牽拉下,也會出現再生性延展的效果。這是否說明人體的纖維瘢痕組織在張力-應力的作用下,細胞同樣可以發生分裂性再生,或朝著正常組織結構的方向變化。其確切的細胞發生學機理,應通過試驗研究和更多的臨床觀察證實。
6 結 論
應用改良的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治療各種原因導致的上肢殘缺和手的畸形,開創了一條微創、簡單、有效、低醫療成本的途徑。顯示了其獨特的傳統矯形技術無法替代的優勢。隻要適應證選擇正確,器械構型與穿針固定合理,這一技術幾乎不會產生嚴重的並發症,也不會有大的醫療風險。由於在畸形矯正過程中,醫生可以在體外進行對器械牽拉方向、牽拉力量、速度、頻率的任意調整,必要時結合實施有限的開放手術,故對上肢殘缺畸形的修複與功能重建幾乎不會出現失敗。
應用此項技術治療修複某些上肢和手的殘缺、畸形,可避免或減少創傷大、技術複雜的帶血管蒂肌皮瓣移植的顯微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