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專家
院辦公室:010-89510606轉8222
(010)89510606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谘詢熱線: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醫學研究院
聯係郵箱:
微信公眾號
矯形業務電話:010-81597110
張醫生:134 8871 8920
醫療案例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同期治療脛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
專業文章·內容較長·請耐心閱讀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同期治療脛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
鄭學建、秦花间视频app下载、彭愛民、趙巍、吳鴻飛、石磊、郭保逢、王金國、房經武
【摘要】目的 探討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同期治療脛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應用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同期治療的17例由於創傷、感染或醫源性因素所致的脛骨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患者資料,男12例,女5例;年齡12-47歲,平均29.0歲;左側11例,右側6例。骨缺損長度為1.5-14.0cm,平均7.3cm。合並馬蹄足畸形20°-50°,平均37°。4例患者合並骨髓炎。術後1周開始骨段搬運,速度為1mm/d,分4-6次完成;同時調整足踝部外固定支架矯正足部畸形,速度為2-3mm/d,分3-4次完成。結果 17例患者術後獲12-70個月(平均33.0個月)隨訪。外固定支架帶架時間為7-27個月(平均14.0個月)。所有患者術後無感染複發,患側下肢力線正常,雙側肢體長度差異<2cm。末次隨訪時,根據Paley等骨不連治療的骨性結果評價標準評定療效:優9例,良8例;17例患者馬蹄足畸形同期矯正;美國足踝外科協會踝與後足評分為85-96分,平均92.0分。3例患者遺留輕度足下垂畸形,其踝關節活動度<15°。結論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可同期治療脛骨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方便患者早期足負重行走鍛煉,縮短了治療周期,臨床療效滿意。
【關鍵詞】脛骨:踝關節;畸形足;伊利紮羅夫技術
外傷、感染及醫源性因素導致的脛骨骨缺損、骨不連合並足部畸形的治療是骨科臨床較棘手的難題。既往文獻報道多是一期治愈骨缺損後,二期手術治療足部畸形,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痛苦。app花间视频下载牽拉成骨技術是修複大段骨缺損的有效方法,而對於合並足部畸形行同期矯正鮮有文獻報道。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應用app花间视频下载牽拉成骨技術治療17例脛骨缺損合並馬蹄足畸形患者,同期修複骨缺損和骨不連並矯正足部畸形,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
一般資料
本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齡12-47歲,平均29.0歲;均為單側肢體,其中左側11例,右側6例。脛骨缺損部位:中上段5例,中段3例,中下段9例。17例患者均為外傷後接受多次手術治療,患者既往手術次數為2-17次,平均5.7次。骨缺損長度為1.5-14.0cm,平均7.3cm。伴有馬蹄足畸形20°-50°,平均37°。合並骨髓炎4例。術前常規攝雙下肢全長正、側位x線片及足踝部正、側位x線片,以確定肢體長度、骨缺損程度及足踝部畸形情況。3例患者行足部CT三維重建檢查。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7-52個月,平均34.0個月。
二
外固定支架的基本構型
小腿部截骨端近段骨段的固定由1個“C”形環和1個全環,遠端骨段的固定由2個全環組成,固定環之間用4根螺杆上下固定,中間根據骨搬運手術是單段截骨或上、下雙段截骨增加1-2個全環。足部由長的“U”形半環加“C”形環組成,在踝關節兩側增加2個鉸鏈關節,用螺杆和遠端踝上全環連接,足部前後側加彈性滑杆(圖1)。
三
手術方法
手術采用蛛網膜下腔阻滯聯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臥位。為減少術中組裝器械的時間,術前根據個體情況預先組裝好相應構型的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環距離肢體皮膚2-3cm為宜。無骨感染的患者,采用電鑽打孔對骨缺損處一側或兩側的殘端行截骨,為術後行骨段搬運修複骨缺損做好準備,跟腱實施不同平麵的皮下鬆解,然後穿針安裝包括足踝矯形的外固定支架。
4例伴有骨髓炎的患者遵循以上手術與外固定支架安裝原則,同時對感染創麵進行徹底清創,截除感染骨段,清創結束後以雙氧水、慶大黴素鹽水反複衝洗創麵,縫合缺損部位的皮膚,放置衝洗引流管。感染組織留送病理並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創麵用無菌敷料包紮。為防止汙染,重新消毒鋪單並更換手術器械,根據遺留骨供區的長度選擇骨搬運的截骨部位,由於脛骨近殘端血液循環豐富,骨愈合能力強,盡可能選擇近殘端即脛骨結節下截骨,皮膚切口長約1cm,剝離皮下組織,安裝微創截骨器行電鑽打孔,使截骨端呈鋸齒狀,並使之形成能夠牽拉滑動的活骨塊。
根據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牽拉成骨與牽拉矯正馬蹄足畸形的穿針固定要求,在小腿上套人相應構型的外固定支架,在骨缺損上下端、截骨後需要術後牽拉移動的遊離活骨塊和足踝部的安全區域穿全針固定,非安全區域穿螺紋半針固定。穿針固定者必須滿足初期穩定固定、術後外固定支架便於調整、治療期間患肢能負重鍛煉的要求。
四
術後處理
伴有骨髓炎的患者術後應用敏感抗生素7-10d,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術後第3天鼓勵患者進行膝、踝關節的主動屈伸功能鍛煉。術後1周開始進行骨段搬運,1mm/d,分4-6次完成,延長1cm後速度可適當放慢。每延長10mm攝x線片複查,以觀察延長區骨痂生長情況及搬運骨段有無偏離。患者可扶拐適當負重行走。搬運骨段與骨缺損端對接時,根據情況對接觸端適當加壓。
若X線片示骨獲臨床愈合,可放鬆外固定支架連接處,減少外固定支架對骨端的應力遮擋。患肢繼續行負重鍛煉3-5周後全部拔針拆除外固定支架,以避免發生斷端再骨折。術後1周開始調整足踝部外固定支架矯正足部畸形,2-3mm/d,分3-4次完成。牽伸結束時應使踝關節處於0°位或過伸10°左右,足部畸形矯正3周後拆除足部外固定支架。如果跟腱張力太大或存在瘢痕則需適當延長固定時間。外固定支架拆除後製作足部矯形支具與小腿外固定支架連接,以控製足部位置,避免畸形複發。
五
療效評價
治療結束後,攝負重位雙下肢全長正、側位X線片,足正、側位X線片和跟骨軸位X線片。根據Paley等骨不連治療的骨性結果評價標準評定療效。同時采用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與後足評分係統評定療效。
結 果
17例患者術後獲12-70個月(平均33.0個月)隨訪。負重位雙下肢全長正、側位X線片示所有患者均無感染複發,截骨端愈合良好,患側下肢力線正常,雙側肢體長度差異<2cm。骨搬運延長時間為1.5-8.0個月(平均4.7個月)。延長結束後X線片示截骨端獲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帶架時間為7-27個月(平均14.0個月)。末次隨訪時,根據Paley等骨不連治療的骨性結果評價標準評定療效:優9例,良8例;17例患者馬蹄足畸形同期矯正;AOFAS踝與後足評分為85-96分,平均92.0分。10例伴有軟組織缺損患者隨骨搬運段的接觸,創麵慢慢縮小並愈合;5例患者牽伸結束後存在踝關節僵硬,經康複治療後好轉;3例遺留輕度足下垂畸形,踝關節活動度<15°。足部外固定術後2.5-6.0個月(平均3.1個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拆除後配戴簡單矯形支具和小腿外固定支架固定,以控製足部矯形位置,避免畸形複發。本組5例患者搬運骨段接觸後,手術清理接觸端軟組織後取髂骨植骨。6例患者術後1.5-3.0個月出現不同程度的針道感染,給予局部酒精紗布包紮及口服抗生素對症處理,其中2例感染嚴重的患者拔除克氏針,更換穿針部分再固定。針道感染全部控製。典型病例圖片見圖2。
討 論
一
本術式的優勢
由創傷、感染所引起的脛骨缺損、骨不連的治療仍然是骨科醫生所麵臨的挑戰性難題,若初期處理不當多繼發僵硬型足踝下垂畸形。先解決骨缺損,原發或繼發畸形二次手術矯形必然延長治療周期。張哉炯等利用外固定支架漸進性進行骨牽伸延長並同期行跟腱延長術治療合並馬蹄足畸形的下肢短縮,利用app花间视频下载外固定支架延長的同時能夠實現畸形矯正。我們采用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可避開感染或缺損部位穿針固定,同期實現了骨段搬運延長修複骨缺損及緩慢牽拉矯正足踝畸形。app花间视频下载外固定支架是應用於漸進性下肢延長、關節成角畸形矯正的最好裝置,可緩慢牽伸骨延長,治療各種骨關節畸形、骨缺損及骨不連。潘治軍等分析了280例骨不連患者的資料,認為骨痂生長能力低下是當前骨不連的重要原因。Spiegelberg等研究認為,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為複雜骨折、畸形、骨不連及骨髓炎等骨科棘手疾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牢固、可調整的固定技術,能最大限度地保護骨周圍軟組織,促使骨組織發揮其生長潛能。app花间视频下载外固定支架可多方位調節,具有去成角、去旋轉、去側方移位及符合生物力學要求的軸向加壓作用。對於拆除外固定支架的指征,首先結合X線片檢查作出判斷,若X線片示截骨端骨痂生長良好、髓腔貫通、皮質連續後,可拆除外固定支架配戴支具行走。先減少外固定的剛度,最後配戴支具3個月。本組患者術後未出現拆除外固定支架後繼發軸向偏移或再骨折。對符合畸形矯正的app花间视频下载環形外固定支架較單臂外固定支架更具優勢。前者通過多平麵細克氏針貫穿肢體和骨組織,並連接環形固定器,再用3-4根螺絲杆組裝成三維立體結構。這種結構設計固定牢固,既能消除剪力和旋轉應力,又能發揮其單純牽伸或加壓作用,同時其在負重行走時的周期性軸向微動促進骨愈合。
二
技術要點
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應用外固定支架來進行骨組織搬運,采用漸進性方式,速度為1mm/d,分4-6次旋轉螺母牽拉,在牽拉應力刺激下病變組織重新激活其再生潛力。本組4例慢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損患者,術中將感染骨徹底切除,在感染區近端或遠端的正常骨質上進行皮質骨截骨術;在被矯形肢體的上、下部穿1-2枚細鋼針,安裝app花间视频下载外固定支架金屬環,將正常骨質轉移到缺損處,末次隨訪時均獲得了良好的骨愈合,這與app花间视频下载外固定支架屬於彈性固定密不可分。這是因為全環、多平麵交叉穿針加壓外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應力分布均勻,克氏針的彎曲剛度遠低於骨的壓縮剛度,應力遮擋率低,固定剛度可調節,屬生物彈性外固定。Gessmann等研究認為,環形外固定支架能使截骨端產生有益的微動,並通過彈力鋼針對骨端產生壓力負荷,而且手術操作過程遠離病損區穿針,最大限度地減小了創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行走活動,早期進行功能鍛煉,骨愈合與關節功能恢複同步進行。
三
常見並發症及其預防
(一)鋼針鬆動與針道感染
電鑽穿針時采用間歇進針,鑽速不能過快,否則會對骨質造成灼傷,針孔增大,鋼針與骨連接處容易鬆動。術後隨著app花间视频下载支架配戴時間的延長和功能鍛煉,也易出現鋼針與支架連接鬆動現象。因此,術中細鋼針應盡量拉張後固定,定期檢查固定鋼針的螺母有無鬆動。當鋼針固定過多或布局不合理,鋼針切割皮膚時,針道會出現周圍紅腫、有異常分泌物等情況。此時,應加強換藥、應用抗生素等控製感染。對於重度針道感染,應拔除固定針,更換部位重新穿針。
(二)脛骨骨搬運段的軸向偏移
由於骨缺損太多,搬運距離太遠及外固定支架的不穩定會造成搬運段的軸向偏移,因此術前應設計截骨部位的穿針、預計成角方向,術後要及時發現和調整外固定支架。
(三)足部畸形矯正不全或複發
術前應根據足部畸形設計合適的外固定支架,本組患者術中通過簡單鬆解即達到畸形的大致矯正。外固定支架應與畸形方向一致,通過術後的逐漸調整來完成畸形矯正。在矯正的過程中鼓勵患者下地行走,外固定支架拆除後應配戴3-6個月支具,防畸形複發。
總之,對於脛骨大段骨缺損且合並馬蹄足畸形的患者,app花间视频下载技術是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通過及時觀察和X線複查,早期調整骨段搬運方向可有效避免術後針道感染、搬運骨段軸線偏移等常見並發症的發生,可取得比較滿意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