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專家                

搜索
在線客服
客服熱線
010-81597110
客服組:
矯形外科
服務時間:
9:00 - 17:00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版權所有@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中醫醫院   

院辦公室:010-89510606轉8222
 

(010)89510606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谘詢熱線: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醫學研究院

聯係郵箱:
 

微信公眾號

矯形業務電話:010-81597110
 

張醫生:‭134 8871 8920
 


 

 

醫療案例

>
>
>
骨外固定術後功能鍛煉

骨外固定術後功能鍛煉

分類:
矯形知識
2019/03/28 14:33

一般在術後7天內即可在床上進行肌肉收縮及關節活動,上肢進行手部的捏、握,腕肘關節的自主運動。下肢術後1周或創麵愈合後,扶雙拐部件負重離床活動;3周後逐步開始完全負重行走。在鍛煉過程中如針 孔出現紅、腫、痛等炎症表現時,應停止活動,抬高患肢臥床休息。及時、正確地進行功能鍛煉,不僅利於關節功能恢複,也利於血運重建和應力刺激,促進骨折愈合進程。功能鍛煉的時機和方式需根據傷情、部位和具體情況而定。

1、治療早期 
      早期的肌肉收縮運動可以促使骨折端緊密的接觸,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利於腫脹消退和創傷修複。肌力微弱時,可利用肢體的重力作用來帶動鍛煉,如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的“順重力運動”和“無重力運動”,以及增強肌力的“逆重力運動”等。肌力達到四級,可作抗阻力的等長收縮,即肌肉抗 阻力收縮而不產生運動,阻力的大小最好由患者自己掌握,即以健肢抵抗患肢的運動,使之平衡。並進行患肢抬高,足、踝的自主活動等。
      2、治療中期 
      是骨折的骨痂形成期,可以進行中等量的軸向荷載運動,以及負重下的關節運動。骨折端承受一定的軸向應力刺激,以及肢體的負重運動的肌肉內在動力產生,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激發骨折端新生骨細胞增長。但要避免剪切應力的幹擾。練習負重行走時,沒有足夠的肌力就不能維持膝關節的穩定(部分負重需在三級以上,完全負重需在四級以上),膝關節屈曲應達到40°以上。因此,在去除外固定後,如肌力或關節的條件不足時,則應首先加強肌力並擴大關節的活動範圍作為過渡,然後轉入練習負重。如果肌肉關節條件很差,鍛煉困難較大時,仍需要依靠理療、體療、器械的輔助。
      3、治療後期 
      骨折已基本愈合,功能鍛煉要以逐步恢複正常肢體功能為鍛煉目標。如下肢進行完全負重,在無保護條件下行走,及有保護條件下進行上、下樓梯鍛煉;上肢的持重運動,關節骨折在外固定條件下也要達到60°以上。在運動中逐步增加軸向、剪切複合載荷等關節運動的範圍,使骨適應多種功能,不管是衝擊力、持續周期力,還是拉伸,壓縮,剪切,扭轉,彎曲的綜合作用。充分利用功能狀態下,在功能鍛煉和骨再生之間尋求一種生理的平衡,增加骨折端的綜合應力刺激,使骨生長和吸收維持平衡,使骨折愈合在功能狀態條件下進行骨結構優化重建。
      功能鍛煉要根據骨折愈合的不同階段,以及外固定器所提高的固定剛度,在安全的範圍內進行合理的功能鍛煉。對每個患者功能鍛煉的體位和具體動作都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麵加以分析,嚴格要求,不應盲目地,不顧時間、條件地追求早期恢複功能,而忽略了鍛煉方法的合理使用。

 

手機版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