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外科專家
在線客服
客服熱線
010-81597110
客服組:
矯形外科
QQ:
院辦公室:010-89510606轉8222
(010)89510606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谘詢熱線:
秦花间视频app下载矯形醫學研究院
聯係郵箱:
微信公眾號
矯形業務電話:010-81597110
張醫生:134 8871 8920
醫療案例
骨外固定技術的進展
分類:
矯形知識
2019/03/28 13:51
自90年代以來,國內、外骨外固定技術以突飛猛進的速度涉入骨科很多領域,研究和應用者與日俱增。已出版了很多專著,發表了大量論文。以骨外固定技術為特色的醫療中心也應運而生,發展形勢令人興奮而催人奮進。骨外固定技術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一、生物力學環境對骨折愈合的影響
骨折愈合與生物力學關係進一步闡明,Yamagishi和Yoshimura的研究證明,骨愈合的第一階段,在成骨細胞聚積期間提供足夠的牢穩性和一定壓力,有利於肉芽組織再血管化。在中後期,隨著骨痂的強度增加,過多的應力遮擋會影響骨愈合。Goodship,Kenrighit和Lanhon認為;在骨折端誘發(器械加載和生理應力刺激)微小運動(軸向)是有益的、非常重要的。並進一步指出,骨折端微動的範圍以(每個骨間隙)1mm較為理想。作者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在骨折愈合後期,根據病理特點調整固定剛度,將有利於骨功能的重建,有效地防止在骨折的發生。上述研究表明,骨折固定應根據病理特點在不同治療階段,提供相應的生物力學環境。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骨折愈合和骨功能重建過程的順利進行。這一基礎原理的進展,不僅是提高了骨折愈合的質量,也給骨外固定器結構與性能的改進提出了新的理論依據。因此,多數學者根據這一理論對骨外固定器進行了有益的改進,使骨外固定器更加符合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學要求,有的還能實現量化控製,使方法與原理更加有機地結合。這已成為當代骨外固定技術進展的主要特征,也是臨床效果顯著提高和應用範圍不斷擴展的關鍵所在。
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應用技術進一步完善,臨床效果顯著提高。經過技術普及和訓練,臨床醫師對骨外固定的認識更加深刻,已越過了生疏的階段。臨床效果很大提高。
操作技術不斷創新
應用技術日趨規範和成熟。基本上克服了一味依賴骨外固定器進行骨折複位的傾向,針對不同情況提出小切口直視下複位、牽引複位等優勢互補的應用原則。內固定結合應用,階段應用和分別應用等,靈活應用的原則,被越來越多的使用。彈性固定原則逐步引入臨床應用。
臨床療效顯著提高
綜合技術的提高,進一步發揮了骨外固定應有的優勢。從而使臨床效果大幅度提高。多數作者報告治愈率在98%以上。
並發症大幅度下降
主要並發症的發生率明顯下降例如,針孔感染率已由曆史上最高的100%下降到7%以下。骨不連等並發症也由29%下降到7%以下。而發生的骨不連、遲延愈合等並發症,大都不是骨外固定技術固有的原因,而是由於應用技術不當或選用器械不合理所致。
三、應用範圍不斷拓展
創傷骨科
治療骨折有新突破,創傷骨折仍然是骨外固定治療的重要病種,但治療部位更加廣泛,如指骨、脊柱的應用。在感染性骨折、骨不連、骨缺損創傷性關節畸形等骨折疑難病的治療中,取得很好的療效,有的顯示了無可替代的優勢。
骨與關節畸形
除此之外,在某些骨科疑難病,如脛骨假關節、嚴重骨與關節畸形
肢體組織延長
肢體不等長和侏儒症等的治療中更顯其獨到的優勢。
技術改進:內-外結合、大跨度鋼針布局、動態跨關節係統。
四、骨外固定器的改進
骨外固定器除圍繞適應骨重建的生物力學特點進行創新與改進。在結構和功能方麵也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改進。經過改進的骨外固定器,不僅能針對不同情況為骨重建提供更合理的力學環境;有效地實施早期牢穩固定和中後期彈性固定,而且彈性固定的範圍可以量化。為使骨外固定器能適應臨床複雜性情況的需要,國內外很多學者研製了,能隨意實現三維構型,調控能力強,可提供優良力學環境的組合式骨外固定器。為優化的結構,減少多餘連接,便於活動和方便操作,更加符合臨床實際要求,一個“骨外固定優化”理論正在逐步形成。因此,現今骨外固定器,在圍繞為骨重建提供最優化的生物力學環境的同時,兼顧結構優化,功能專一,已成為當代骨外固定器研究、改進的新趨勢和重大進展。
五、問題與展望
問題
盡管骨外固定臨床應用的效果有了顯著提高,並發症大幅度降低,但骨不連、骨延遲愈合、針孔感染仍有發生,肢體延長的一些並發症更為多見,個別情況還較嚴重。造成這些並發症的具體原因雖與病理、技術、器械等多種因素有關,與方法有關的隻是針孔感染。而其它問題主要是因為治療中未能按照病理特點和不同的治療階段選用適宜的構型,提供合理的生物力學環境所致,並不是方法本身的問題。隨著基礎理論的進展和骨外固定器的改進,對應用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ahl.M.T總結110例肢體延長的並發症和學習曲線(訓練與發生規律),發現在10例時可達40~80%(個別達113%),而到30例時開始下降至25%以下。因此他認為;正規的訓練,良好的設備和隨著經驗的積累,並發症可顯著降低。因此,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應用水平,使更多的臨床醫生掌握、了解基本原理,應用生物力學知 識來指導臨床實踐,已是用好和能否發揮骨外固定技術優勢的關鍵。其技術水平隻是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麵,不但不能充分發揮骨外固定的優勢,而且會發生很多遺憾。希望引起同道們的足夠重視。
展望
作為一種複蘇的新興技術,骨外固定的發展呈現非常好的前景,可以估計的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麵:
⑴、固定剛度的調控優勢將得到最佳體現,固定剛度可達隨機、量化、簡便的程度。智能化也是可以預見的。可以肯定地說,因並發症而使骨外固定發展受到阻礙的曆史不會再重演。有理由說,不僅和其他外科技術一樣,骨外固定已成為一種重要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將填補某些骨科疑難病治療的空白。
⑵、隨著基礎研究的深入和技術不斷完善,骨外固定在骨科領域的應用範圍將不斷擴展,可望形成與內固定等量的治療手段。
⑶、材料將發生革命性變化,其生物相容性和透X線性能將有長足的進步。結構向靈巧、輕便和優化的方向發展,逐步告別笨重、不便的固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