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科 Beijing Si 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針灸療法具有療效顯著、適應症廣、操作簡便、經濟安全的優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徐俊紅醫生師從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王京喜、朱韙,中國中醫研究院劉兵博士深造學習針灸和經方用藥,並在十數年的臨床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長期探索,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各家文化,通過中藥、針灸,對經絡的調理,結合食療、運動,心靈疏導,調整生活方式,調動身體自愈係統,還健康於民眾!
擅長調治: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等痛症;中風、麵癱、頭暈頭痛,失眠、三叉神經痛心腦血管病;慢性胃腸炎,消化係統疾患;咳嗽、哮喘等呼吸係統疾患;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症,中藥針灸並用有明顯改善與治療作用。中醫特色治療針灸鼻炎及不孕不育有獨特療法,同時創新“中醫瑜伽”療法,深受廣大女性朋友喜歡。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
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撚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根據最新針灸學教材統計,人體共有361個正經穴位。
灸法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